马尔克斯,请在巨人的殿堂里等我——写在加西亚·马尔克斯去世的日子
清晨,一条新闻出现在IPAD的屏幕上。朦胧间,我得知了文学巨人马尔克斯离世的消息。
87岁,诺贝尔文学奖,百年孤独,霍乱时期的爱情… …围绕在这位老人身旁的,是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标签。在新闻的字眼中,这些符号似乎就代表了他的全部。随着他的离去,孤独的马孔多(《百年孤独》中虚构的村落)再没有人辛勤耕耘,那带着股苦杏仁味的爱情(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中对爱情的描写)也随风散尽… …这许许多多,这一切一切,都被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他的每一颗细胞都仿佛为文学而生,再寻常的故事,在他那双巧手的雕琢下,都会披上一层淡淡的浪漫色泽。在他的文学世界里,主人公只需要走进教堂、走出教堂,一个沉重的故事就展开了(《枯枝败叶》)。他看似在描述一位镇长,事实上却将整个国家混乱的政局蕴藏其中(《恶时辰》)。很小的时候,我就读过他的《长翅膀的老人》,故事里的主人公长着翅膀,却不能飞翔,本是人,却被当做宠物。随着某一天老人的起飞,马尔克斯对南美文化复兴的愿望,似乎也跟着起飞了。他就是这么一个人,在他深邃的思想中,装点着各式各样有趣的想象。
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,于是,我们渴望拜托这种困境,变成了群居的动物。马尔克斯,却深入那孤独、领略那孤独、享受那孤独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而马尔克斯,却格外欣赏自己的独特、也时时反思着自己的独特。在细腻的笔法下,这孤独成了一件艺术珍品,在深刻的思考中,这艺术珍品,又包裹着沉沉的内在气质。
《枯枝败叶》的引言中,他用近乎疯狂的口吻诅咒着搅乱小镇安宁的香蕉公司,控诉资本主义对原有经济模式的破坏。然而,到最后,他却笔锋一转,写下“‘枯枝败叶’经过天然发酵,终于融入到大地中默默发育的种子里去了”。他无法接受往日的宁静被杂乱无章所取代,却清楚地意识到,社会的发展,离不开这“枯枝败叶”的养分。他的纠结,正是穷苦大众的纠结,而他的思考,却又跳出这思绪种种,从高空俯视人间。究竟是文学家的人情味禁锢成社会学家冰冷的思想,还是那冰冷的思想透露着一丝亲和,也许只有读过他作品的人,才能真的有所感悟。
在《恶时辰》中,马尔克斯又创造了一个独裁者的形象。他是小镇的镇长,是个精明能干,敢作敢当的硬派人物。镇长以强权手腕降低了小镇的犯罪率,却将自己深深陷入恐惧。他每时每刻都在担心遭到报复,于是,他每时每刻也都在制造新的罪恶。惩治罪恶的人,自己成了罪人,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,是一个民族的悲哀,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。被拥护的人,却是最孤独的人,解决问题的人,却成了制造恐怖的人。马尔克斯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复杂、这样盘根错节,似乎在他看来,所有那些人与人的矛盾,到最后,都不过只是自己与自己的矛盾。恶时辰,也许在抨击一个罪恶的时代,也许在描绘一颗懦弱的内心。
那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《百年孤独》,更是专注于将孤独的气质推向新的高度。在惬意的马孔多,六代人的生活,涂抹着六种不同的色泽。在平静、革命、战争等等历史背景下,早期长着尾巴的先祖创造了这里的传统,这里的人民却遵循着传统的路径,不愿更改,不愿变革。时光流转,当一个家族的血脉在彼此不知的情况下近亲通婚,生下一位如同先祖那样长着尾巴的后裔时,远处刮来一阵沙尘,永远淹没了这百年孤独的村落。传统诞生于精神,随着时代的进步,传统的形式本该发生变化,而在南美的社会中,却仿佛停滞不前。传统的形式促进了文明的进步,却阻碍了文明的再进步。当后裔长出祖先的尾巴时,社会停转了、落后了,只是,在激烈博弈的现代社会,这种落后,最终将导致文明的灭亡。当文明被深埋在历史尘埃中的时候,孤独,才真的令人心碎。
描绘了历史的孤独,马尔克斯还要讲述成长的孤独。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,苦涩、甜蜜、奔放、朴实。当一无所有的年轻人,得到爱情时,他多想就这样和爱人走向人生的尽头,没有喧闹、没有争吵,也不必为事业奔波。然而,当他的情人再也看不起他那弱小的身躯和那惨淡的目光时,他被抛弃了。带着那忧郁的灵魂,他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情敌。他愣在原地,顿时明白过来,一个慵懒、没有事业、不愿努力的人,永远没有资格追求梦中的女神。此刻,他是孤独的,也许在他的一生中,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个时刻更加痛苦。但悲伤却唤醒了斗志。许多年过去了。他成了成功的商人,却也垂垂老矣。一天,他的情敌去世了,他觉得,这正是自己等待了一辈子的机会。阅历使他不再阴郁,事业将他变得绅士。在那充斥着霍乱病毒的岁月里,他重新站在梦中情人的面前,儿时的热情仿佛穿越时空。她接受了他,历经一生的追求,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点。他所爱的人激发了他的信仰,但信仰本身,却并不是对谁的追随,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。当一个人能够学会坚定信仰的时候,他的孤独,也就变得崇高了。
思想的孤独、人性的孤独、时代的孤独、成长的孤独。马尔克斯的一生,正是将自己抛给了丰富多彩的孤独。如今,他带着这一切一切,与世长辞。在文学或明或暗的色调下,他的每一份情感,都充满活力。在最颓废的岁月里,他用那灵巧的双手编织着最美的梦。
清晨,有关他逝世的消息传来,在我们这个忙碌的国度,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,人们通过新闻的字眼,了解到马尔克斯就是《百年孤独》的作者,大概也清楚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但毕竟是冷冰冰的、是符号化的。而在我眼中,他却是伟大的、是深沉的、是真正富有信仰的。在晚年的这段岁月里,阿尔兹海默症一直困扰着他,使他无法继续写作。他一定曾为自己没能继续到最后的文学事业感到难过。而他并不知道,他那或天马行空、或平易近人的作品,一遍又一遍地影响着世界另一边的我。他的灵魂,早已字字句句深入我的骨髓。
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里,在饱受质疑和争议的环境中,在马尔克斯深邃的思想作用下,我努力沿着自己选择的文学道路向前走去。他是现代社会中,对我影响最深的文学家,是他,教给我如何领略那孤独的美,如何在这社会中特立独行。
我并非在模仿偶像的形象,也并非在复制偶像的主张——我只是想要继承文学的灵魂、坚定那份人生的信仰。
马尔克斯,我的前辈、我的老师,在你辉煌的岁月里,我只是个无名鼠辈,没有机会见到你,更没有机会与你交谈。但,我却行走在你走的路上,并决心一路这样走下去。相信你的在天之灵,能够感知我的存在。
请在巨人的殿堂里等我。